
河套 IT TALK 48:机器人专家想给你配上第三只手
本文翻译自《IEEE Spectrum》2023年1月29日的文章《Robotics want to give you a third arm——Unused bandwidth in neurons can be tapped to control extra limbs》
本文翻译自《IEEE Spectrum》2023年1月29日的文章《Robotics want to give you a third arm——Unused bandwidth in neurons can be tapped to control extra limbs》
一个月前,就在互联网都在热炒ChatGPT的时候,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在官方油管频道上发布了一个他们的招牌人形机器人(Humanoid)Atlas的实验视频。和之前展示的Atlas跑步、跳舞、翻跟头的单纯运动视频不同,在这个视频里,Atlas在一个更为复杂的作业环境中,接到了一个辅助人类工作的任务,然后Atlas利用身边的简单工具,巧妙地将任务完成。
人类早在一百年前,就在舞台剧中表达了对机器人接管的担心。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在1920年罗森的万能机器人RUR的喜剧中,第一次引入了机器人的概念的时候,就展示了机器人接管人类。超级智能机器人成为地球上主要的智能形式,并从人类手中夺走了地球的控制权。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机器人伦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机器人伦理最早起源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透明度、正义和公平、非恶意、责任、隐私、仁慈、自由和自治、信任、可持续性、尊严和团结等方面都被纳入到研究到范畴,并逐渐向标准化和法规化方向发展。
开源硬件的发展伴随着开源软件、黑客和创客文化以及内容开放内容许可运动的发展而在不停迭代和演进,但它的成长之路远没有开源软件那样来的轰轰烈烈,锣鼓齐鸣,恰恰相反,开源硬件的发展之路,伴随着各种坎坷,失意,甚至夭折。或许开源硬件还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锚点,或者欠缺一个强大的开源硬件的平台,也或许是因为开源运动的发起人为了避免失焦而刻意冷落了开源硬件的发展。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和开源软件不同,硬件的开源复杂度要远胜于软件,也往往受限于初期成本的巨大投入。
量子计算机的历史,即便从量子理论开始算起,也不过100年的时间,如果从量子计算的概念提出至今,也才40余年。但量子计算引发的科技浪潮绝对堪称人类的一次进化升级的革命。量子计算彻底让人摆脱对硅芯片摩尔定律的极限担忧。一台3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一台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经典计算机水平相当。有科学家预测,如果计算能力根据摩尔定律增加,我们可以在 600 年后用计算机模拟整个宇宙。作为“未来100年内最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量子计算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是属于未来的黑科技。但量子霸权的时代已经到来。从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更能一窥量子霸权博弈的惊涛骇浪。
最近ChatGPT和深度学习图像生成技术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话题。但硬币中有两面。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善用技术还是用技术作恶,背后是仍是人性的躁动和考量。当技术在进步,但是人性并未赶上技术进化的速度,那么先进的技术就有被滥用的可能。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一种人工智能极具争议性的运用——深伪技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正视它。
近几个月,关于图像生成(Text To Image)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成为科技媒体的热点话题。从DALL-E,到Stable Diffusion,再到Midjourney,我们能明显看到深度学习在图像生成方面肉眼可见的巨大进步。这些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工具在艺术界更是引发了不少插画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职业焦虑。特别是去年9月份,当杰森·艾伦 (Jason Allen) 将他的“空间歌剧院”提交给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时,这幅华丽的印刷品立即大受欢迎,作品中多个人物的肖像,飘逸的长袍,凝视着明亮的远方,复古风和星际风混搭的如此完美,且精细,立即征服了评委。在“数字处理摄影”类别中击败了其他 20 位艺术家,赢得了第一名蓝色丝带和 300 美元的奖金。
国际标准化是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历史必然。最早尝试大规模系统化标准推进的是2000多年前的秦帝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国际化标准的推进,是随着技术的演进而变迁和迭代的,起源于工业革命。很多标准规范的推进也带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烙印。有些标准是国家促成的,有些是行业专家或企业资本促成的。对应的标准组织也根据实际需要或拆分,或合并。今天介绍的标准组织大部分都是国际性的组织,有些尽管是区域性或国家级标准组织,但因其超强的国际影响力,本文也一并提及。因国际标准数量繁多,对应的组织机构也五花八门,不能一一点到。
最近ChatGPT迅速火爆全球,短短的2个月,已经发展了一亿用户,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现在互联网上仅仅谈及现象表面的分析不同,本文尝试把时间线引到二十世纪末那次深蓝国际围棋赛,谈一谈ChatGPT和谷歌、微软、维基百科、Git等千丝万缕的关联,以及这家机构是如何横空出世的,谈谈它的发展基础,谈谈它从非营利到营利的转变,以及这颗石子在全球人工智能湖面激起的阵阵涟漪。故事刚刚开始,但已好戏不断……
视频的编解码的发展离不开电影、电视和流媒体视频的技术发展。视频的编解码也受益于图像的编解码和音频的编解码技术的发展,他们是共生共进,技术上很多是互通的。但视频编解码也有更为独特的技术诉求。数字媒体时代,没有视频编解码技术,人们根本无法承受无损压缩带来的巨大带宽和存储成本。寻求最优视频压缩算法成了持久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