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IC 2025盛大开幕,河套聚集区“1+6”生态全景展示(《河套 1+6》vol. 76)
2025-11-13

大家好,欢迎收看《河套 1+6》国际组织周刊第七十六期~
(2025年10月31日-11月13日)
11月6日,首届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在深圳盛大开幕。河套聚集区“1+6”国际组织联合主办,汇聚全球300家科技企业,2000+新品集中亮相,开幕首日即吸引1.8万人参会参展。这场从底层技术到场景应用的全链路展示,是河套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整体实力的集中呈现。
重要新闻
要闻速览
1 OR 联盟成立,开启第三大生态体系
深圳市开源鸿蒙/RISC-V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海思、美的等龙头企业发起,推动开源鸿蒙与RISC-V深度绑定,2030年有望占全球处理器市场25%份额
2 CEIC 2025 盛大开幕,河套生态全景展示
首届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开幕首日吸引1.8万人,河套聚集区“1+6”组织联合主办,300家企业展示2000+科技新品,打通“底层技术-创新产品-场景体验”全链路
3 全球计算大会成功举办,GCC 会员突破300家
2025全球计算大会在深举办,6位中外院士领衔,1000+产学研用精英参会,发布《全球算力十大趋势(2026)》等重要成果,4大分支机构正式成立
4 UWA 年度盛会召开,菁彩声车载装车量破百万
2025 UWA SUMMIT在深举行,600+行业代表参会,直播观众近400万人次,菁彩声(Audio Vivid)车载装车量突破100万台,中国音频标准实现从技术到市场的跨越
Part 1
GIICOR 联盟成立
中国开启操作系统与芯片生态新纪元

10月30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龙岗区举行开源生态创新发展闭门会议,深圳市开源鸿蒙/RISC-V产业联盟(OR)正式成立。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在基础软硬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有望在2030年与Wintel、AA联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秘书长胡才勇在会上作“开源鸿蒙/RISC-V给世界一个更好的选择”主题发言,系统阐述了OR体系的战略价值。在操作系统与芯片的伴生关系中,上世纪90年代Wintel体系主导产业,2000年后Android与ARM形成“AA联盟”打破垄断。如今,RISC-V的灵活可扩展特性为鸿蒙提供硬件支撑,鸿蒙的分布式架构则降低RISC-V设备开发成本,二者适配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等场景形成协同效应。据预测,2030年RISC-V有望占全球处理器市场25%份额。
OR联盟由海思、美的、赛西、中国移动、RIOS、深开鸿、有方、诚迈、深智城等企业发起,由深圳市工信局主管,市发改委、科创局、商务局、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指导。GIIC在10月24日理事会上审议通过在鸿蒙推委会下成立RISC-V分委会,由海思公司出任首任会长单位。联盟下设的智家工委会已吸纳海尔、美的、京东等头部企业,推动开源鸿蒙+RISC-V芯片模组在家电智能化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OR联盟的成立是国家基础软硬件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深圳市打造智能终端第一城、万物智联第一城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未来,OR联盟将推动开源鸿蒙OS作为智慧物联网的主流操作系统支撑万物互联,推动RISC-V成为全球指令集标准的全新选择,为中国在万物互联时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
详见:深圳市开源鸿蒙/RISC-V联盟正式成立 构建OR体系生态
Part 2
CEIC 2025
河套聚集区生态的全景展示

11月6日,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河套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整体实力的集中展示,大会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为主题,由iSLA、UWA、WAA、GIIC、GCC、NIDA及共熵服务中心(Comentropy)等河套聚集区“1+6”组织联合主办,吸引全球近300家科技企业参展,2000+新品引发观展热潮,开幕首日即吸引1.8万余人参会参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消费电子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国务院参事张平代表主办方强调,未来五年产业高度将取决于底层技术的创新深度与广度,河套聚集区“1+6”组织将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全球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CEIC以“全新根技术群”为核心,以“国际领先标准”为牵引,从底层技术出发,延伸配套芯片设计和关键零部件,打造创新解决方案,构建“人-车-家-园”垂直领域场景应用,服务国家“两新”政策,推动产业国际合作。

大会采用“展、会、节”联动模式,设置3场主论坛与16场分论坛,300+行业嘉宾分享前沿观点。五大展区全方位呈现创新成果;智能终端区展示华为鸿蒙6全系产品全球首展、荣耀折叠屏、裸眼全息空间VR等;智能汽车区中华为、乾崑、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展示车家互联场景;智能家园区展示中国移动视联网家庭大模型、移动爱家陪伴机器人灵犀等;数字健康区展出多款智能穿戴设备和远程护理系统;新技术展区汇聚海思芯片、欧冶半导体龙泉560系列车规级AI芯片等核心技术。
此外,菁彩音乐节融合国乐与科技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星闪杯”应用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同期举行,创新“碰投会”为高成长项目搭建资本对接通道。
详见:
CEIC 2025在深圳隆重启幕:定义AI时代消费电子创新风向
5.22万人潮涌动,超千万次云端围观!CEIC 2025圆满落幕!
Part 3
全球计算大会
GCC 迈向国际知名平台

11月7日,由全球计算联盟(GCC)主办的2025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在深圆满举办。大会以“筑新基·赋新能,拥抱AI新机遇”为主题,构建“1场主论坛+7场分论坛+1个年度主题展”全景活动矩阵,特邀6位中外院士领衔,超1000位全球计算领域政产学研用各界精英共襄盛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吴国纲在致辞中指出,计算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根基,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柱。他肯定GCC在凝聚产业共识、推进标准研制、壮大生态规模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强调要持续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深化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互认,共同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全球计算产业生态。
GCC理事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回顾联盟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强调开放协作是信息技术产业与生俱来的基因。GCC会员规模已突破300家,覆盖完整计算产业链生态,与多个国际产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在标准研制、开源生态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
GCC理事长金海系统介绍了联盟年度成果。联盟已构建6大产业发展委员会与6个专业委员会,累计发布15余项产业报告、20余项团体标准、30余项测评项目,开展50多场产业活动,遴选150多项优秀案例。在技术创新方面,推动HiFloat低精度数据格式联创与标准化,构建机密计算标准体系,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2026年,联盟将重点打造Open AI Infra开放社区、推进超节点产业共识、主导HiFloat标准化等工作。
详见:
Part 4
UWA SUMMIT
菁彩声车载装车量破百万

11月5日,2025 UWA SUMMIT暨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大会主论坛在深成功举办。大会以“菁彩无限 智创未来”为主题,600余位行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央视频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400万。大会宣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声标准,菁彩声(Audio Vivid)车载装车量正式突破100万台。
UWA理事长姜文波在致辞中表示,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全媒体超高清时代已全面到来。过去一年,联盟在技术、场景、生态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果:Audio Vivid和HDR Vivid自主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总台首次采用全IP架构完成“9・3”阅兵超高清转播;车载、影院、家庭场景协同推进;联盟会员达465家,举办产业活动80余场;Vivid标准获国际认可,提升我国产业话语权。
菁彩声(Audio Vivid)作为全球首个基于AI技术的音频编解码标准,已跻身全球四大三维声音频标准,并于2025年8月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强大声学处理能力上,系统支持7阶HOA双耳渲染与128轨音频实时渲染,将编解码时延压低至80ms以内,双耳渲染时延更降至40ms以下,32kHz~192kHz采样率覆盖确保在高速行驶复杂噪音环境中保持高清音质稳定输出。
截至目前,菁彩声车载装车量已突破100万台,鸿蒙智行、奇瑞、长城、广汽、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十余家主流车企率先采用,覆盖车型达29款,预计年底将扩展至35款。依托UWA 465家全球会员资源,菁彩声已完成与大部分主流车企的技术适配,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详见:2025 UWA SUMMIT暨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大会主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Part 5
网络创新发展大会
新质互联网启动全球推广

11月8日,由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主办的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大会以“跨越行业边界,释放创新动能”为主题,吸引来自政府部门、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产业界代表参加。
NIDA战略咨询委员会2025会议特邀专家邬贺铨指出,信息技术演进进入新拐点,人工智能从算法创新迈向全社会系统性应用,网络将从“联接人”走向“联接智能”。AI时代的网络演进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体系问题,呼吁产业各方携手找到网络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在“院士论道”环节,海内外院士齐聚探讨AI时代下一代网络趋势。邬贺铨提出下一代网络主要体现在“四新”:超宽新连接、IPv6新协议、网络新智能和安全新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AI与网络将实现双向驱动,网络发展需满足“三高三低”要求(高速、高质、高效、低成本、低能耗、低门槛);IPv6 Forum主席Latif Ladid指出IPv6为网络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全球应加速推进向IPv6转化。
大会期间,国内外产业领袖共同发起“新质互联网产业合作倡议”,邬贺铨、刘韵洁、Latif Ladid、敖立和来自埃及、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西班牙的代表,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移动、NIDA等机构代表共同参与仪式。
详见: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多方共识擘画下一代网络
Part 6
虹桥论坛
共熵亮相国际标准化舞台

11月5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国际标准赋能产业升级”分论坛在沪举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首席战略官卢易思(Luis Jorge Romero)受邀主持“人工智能标准协调合作”圆桌讨论,与标准组织、企业代表围绕加强AI标准化国际合作展开深度对话。
本次分论坛由商务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汇聚中外顶级标准化专家与产业领袖。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AI领域亟须构建全球协同的治理体系。标准作为规范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协同的重要基石,在推动技术安全可控、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可信AI生态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在卢易思主持引导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卢丽丽、英国标准化机构(BSI)国际合作总监Peter Sissons、OPPO副总裁王兆祥围绕“人工智能标准协调合作”展开深度对话。参与者探讨通过标准协调之路推动AI技术负责任发展、促进全球产业互联互通。
这场对话恰逢其时。ISO、IEC与ITU已宣布将于下月召开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峰会。在此背景下,本次虹桥分论坛更凸显其作为关键对话平台的价值,为各方提供重要前瞻性视角。作为本届虹桥论坛“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宏大主题的生动写照,此次关于AI标准的国际对话,再次彰显中国通过务实合作推动全球开放的决心与行动。
详见:共熵服务中心受邀参加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并主持圆桌讨论
CEIC活动亮点
GIIC 发布《行业鸿蒙终端发展蓝皮书2025》

11月6日,GIIC在CEIC主论坛正式发表《行业鸿蒙终端发展蓝皮书2025》。这份历经近一年调研编撰的行业成果,汇聚450余家生态伙伴实践经验,直面全球物联网产业核心痛点,为行业鸿蒙终端生态发展提供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价值的行动框架。
蓝皮书系统梳理行业终端演进脉络,重点拆解鸿蒙操作系统的破局逻辑:内核层多内核设计适配资源受限设备,系统服务层分布式软总线实现无缝连接,“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范式降低70%以上适配成本,分类分级安全框架覆盖全链路保护。面向未来,蓝皮书提出“AI原生+鸿蒙”深度融合、新增3-5个领域专项标准、加速生态协同全球化三大发展方向。
详见:《行业鸿蒙终端蓝皮书2025》CEIC2025首发 引航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
星闪智联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11月7日,“星闪智联创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400余位行业专家代表参会。论坛发布《星闪在智能终端和智能家居领域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星闪电子纸SIG成立,星闪开发者社区正式上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强调,未来需在终端协同、智能交互与实时感知等方面推动星闪技术与AI深度结合。
论坛展示多项落地成果:中国移动星闪遥控器2025年预计发货量可突破400万;华为发布星闪查找、星闪车钥匙、星闪耳机等三大创新应用;中兴通讯、江苏润和软件等企业分享星闪在智能家居、电力、教育等行业的解决方案。第二届“星闪杯”应用挑战赛颁奖典礼同期举行。
未来物联网开发者论坛聚焦全栈协同

11月7日,“未来物联网开发者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150+位开发者、企业技术负责人、高校科研人员参会。论坛以“全栈协同,生态共筑”为核心,聚焦鸿蒙生态、开源体系、硬件适配与通信技术融合。
AGIROS开源社区发布25.06社区发行版;上海海思启动8款核心芯片免费样片申请,推出含15大类30+开源模型的ModelZoo;润和软件展示开源鸿蒙+星闪开发者生态;EMQ发布MCP架构结合MQTT实现轻量可靠的设备控制;天谋科技展示工业时序数据库IoTDB。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全栈协同时代开发者的生态红利与角色跃迁”展开深度思辨。
详见:全栈协同 生态共筑——未来物联网开发者论坛深圳启幕,解码开发者落地新路径
创新·标准化交流会探讨国际化趋势

11月7日,“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200余位国内外标准化专家参会。会议以“标准国际化发展新趋势与合作展望”为主题,由CEIC组委会和共熵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支持。
交流会上,国务院参事张纲作了《创新发展团体标准,充分释放引领效能》主旨演讲;英国标准协会Peter Sissons强调标准是跨境信任和创新互联的基石;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江俊呼吁AI与科研结合亟需动态演化的标准体系。会议设置“AI赋能千行百业标准化”“走向国际化”“团体标准的国际认可与高质量发展”“标准领航绿色智能”四场圆桌讨论,河套聚集区“6+1”组织代表深度参与。
详见:2025 CEIC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聚焦标准国际化新趋势
华为 Mate 70 Air 获 UWA 双认证

11月11日,华为Mate 70 Air首销,成为行业首款斩获UWA联盟菁彩声Audio Vivid认证、菁彩视听Audio & HDR Vivid双认证的手机产品。该手机拥有准确的菁彩声解码能力,搭载对称立体双扬声器,成为首个通过T/UWA 009.3-2-2023技术标准的手机设备,为消费者带来移动场景下的极致影音体验,为超高清音频产业生态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详见:首款菁彩声Audio Vivid认证手机—华为Mate 70 Air正式发售!
BSI 代表团访问河套聚集区

11月6日,英国标准协会(BSI)国际合作总监Peter SissonNIDA 第二次会员大会成功召开s率领代表团莅临河套聚集区,开启参观交流与专题座谈。共熵服务中心代表河套聚集区接待,系统介绍了河套聚集区的产业布局、合作模式及资源支持。双方围绕国际合作、产业标准化等关键方向交换观点,凝聚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认知基础,打通双方深化合作的壁垒。
NIDA 第二次会员大会成功召开

11月7日,NIDA第二次会员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召开,30余家会员代表参会。大会选举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移动通讯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理事会员单位;对2025年联盟做出优秀贡献的5个优秀团队与16位杰出个人进行表彰。截至目前,NIDA会员数量快速增长至93家,覆盖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布标准超过10项,已与IETF、ITU、IPv6 Forum、TMF、WBBA、APAN、BBF等国际知名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详见:NIDA第二次会员大会在深圆满举行 | 凝心聚力,共绘新篇
从OR联盟的战略破局到CEIC的生态展示,从全球计算大会的算力引擎到UWA的市场突破,河套聚集区以密集的产业活动书写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答卷。当底层技术创新与国际标准引领深度融合,当产业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同步推进,河套聚集区“1+6”组织正以实际行动证明,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度量衡,更是产业协同的连心桥,是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舞台的金钥匙。
正如邬贺铨院士所言,开放协作是信息技术产业与生俱来的基因。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浪潮中,河套聚集区正以“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姿态,构筑着连接全球资源的核心纽带,为数字经济的全球协同发展贡献着坚实力量。
感谢您的关注,
下期再见。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简介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于2024年1月正式揭牌,是在深圳市毗邻香港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成立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该聚集区目前已经集聚了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等国际组织及其服务机构。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以促进世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以质量追求为目标,以标准化工具培育和优化产业生态,其建设与发展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整个聚集区将发挥“立足河套,面向全球”的辐射作用,带动在相关各领域的标准创新及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