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入快车道,2025绿色计算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
2025-05-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全球计算联盟GCC
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绿色计算正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进入2025年,绿色计算产业已从“概念导入”阶段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正在重塑我国算力体系的底层逻辑。从绿色数据中心到AI终端设备,从软硬协同到生态构建,绿色计算已全面融入“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趋势一 绿色数据中心加速落地,能效优化成果初显
2025年一季度,全国各地绿色数据中心项目密集落地。“东数西算”中西部节点建设加快,华东、华南多地也在进行老旧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
以全液冷技术为代表的节能方案加快普及,冷板式、浸没式液冷在高功率密度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根据工信部统计,采用液冷的新建数据中心PUE可稳定控制在1.1以下,碳排放同比下降超20%。除了硬件优化,绿色数据中心还普遍引入AI调度系统、能效监控平台等软件手段,实现从“能效设计”向“能效运维”转型,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推动降本增效。

趋势二 AI PC爆发式增长,Arm架构终端生态日趋成熟
AI PC正在成为绿色计算在终端侧最具代表性的落地产品。2025年一季度,国内AI PC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0%,多个PC厂商推出基于Arm架构的新一代高能效AI笔记本与台式终端。
Arm架构在AI PC中具备显著的能效比优势。以基于Cortex-X925的AI PC芯片为例,相较传统架构,可实现20%-30%的性能提升,同时能耗降低15%以上。结合Neoverse平台技术,终端AI模型本地推理能力显著增强,支持语音识别、图像生成等多种AI功能“离线运行”。
当前,AI PC已广泛进入教育、政务、金融等行业应用场景,成为推动“低碳办公”与“本地智能”的双重载体。
趋势三 绿色软硬件生态协同深入,国产体系加快成型
2025年以来,国产绿色计算生态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芯片、主板到基础软件、开发工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
以“鲲鹏+欧拉”为代表的国产软硬一体平台,已广泛适配服务器、AI终端、边缘节点等多类设备,实现高效、低功耗运行;openEuler 操作系统在服务器端与AI设备上双向突破,openGauss 数据库、openUBMC 管理固件等也进入多个关键行业项目。
此外,绿色AI开发工具、能效评估系统、资源调度中间件等新型软件生态正在形成,为企业提供“可监测、可优化、可治理”的绿色计算能力支撑。多家国产算力平台已实现从PUE、碳排放到每瓦算力的全流程闭环监控,助力用户实现精细化IT治理。

总结
绿色计算已不仅是能效优化的工具,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能力。2025年,伴随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速、AI终端生态爆发、绿色软件体系完善,绿色计算正在成为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绿产发将持续关注产业动态,推动绿色技术深入行业场景,实现“高效+低碳”的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