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星闪,共推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

具身智能+星闪,共推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

2025-04-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国际星闪联盟

2025年4月16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作为机器人、通信与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首次跨界对话与合作,会议吸引了包括机器人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通信设备商、运营商及顶尖研究机构在内的全产业链代表。
会议聚焦三大前沿议题: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与网络需求、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演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群体新短距连接场景。与会专家围绕5G-A/6G通信标准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交流,在技术标准制定、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作为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引领者,国际星闪联盟受邀参会,并在会议中展示了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的实践成果。

会议伊始,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TC591秘书处单位代表、北自所副总经理刘新与国际星闪联盟秘书长曾国松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
此次合作聚焦技术研究、标准共建、应用示范及人才培养等方向,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共同构建“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用提供技术支撑与生态保障。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群体新短距连接场景”专题环节,五位行业专家围绕星闪技术在具身机器人内部网络和机器人间网络的应用和挑战展开话题,呼唤业界共同制定技术标准,推动具身智能与新一代短距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
国际星闪联盟标准与测试负责人甄斌发表了题为《星闪技术标准与产业介绍》的主题演讲。
甄斌指出,星闪技术初步具备通定感融合和通过确定性质量满足AI需求的能力,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高效的本体间通信与群体协作能力。同时,即将开始的星闪3.0标准将进一步面向具身智能和AI无线通信进行标准化工作。
演讲引发了与会专家对星闪技术适配具身智能场景的热烈讨论,为后续技术落地提供了新思路。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标准负责人任容玮基于公司现有产品的实际,表示现有具身机器人本体和群体间网络存在通信与感知融合困难、技术标准不统一、通信方案不兼容和网络鲁棒性的问题,并对星闪技术提出连接数量和抗电磁干扰的需求。

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人形运控负责人连文康介绍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遥控操作等领域的8个典型场景,并从技术标准、产品实现等维度总结了传统短距通信的痛点,对新短距通信提出广覆盖、低时延、高速率和精同步等需求。

中国电信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资深技术架构师汤宪飞表示具身智能领域现有协议存在碎片化严重的问题,呼吁统一标准。基于实际场景需求,他提出了光纤+星闪的机器人内部统一的有线无线混合网络的建议。同时在机器人间通信方面,其指出可基于星闪+5G组网支持群体智能,实现机器人协同与边缘计算的需求。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良明介绍了基于RISC-V + ROS2架构、支持星闪技术的无线AI具身智能共性开发平台,支持星闪/5G/卫星通信,使能开发者快速进入机器人领域。

同时,中科晶上还现场展示了最新的星闪无线AI机器人芯片开发套件,未来可用于机器狗等具身智能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围观。

本次研讨会为机器人、通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跨界融合搭建了高效平台。国际星闪联盟通过战略签约与技术分享,进一步强化了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技术支撑角色。
未来,联盟将持续携手TC591及产业伙伴,推动星闪技术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助力智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