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 2025特辑 | 金海:筑新基·赋新能,拥抱AI新机遇
2025-11-13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全球计算联盟GCC
【中国,深圳,2025年11月7日】 由全球计算联盟(GCC)主办的全球计算大会(CGC 2025)在深圳开幕。大会以“筑新基·赋新能,拥抱AI新机遇”为主题,构建“1场主论坛+7场分论坛+1个年度主题展”的全景活动矩阵,全方位搭建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与产业合作的高端平台。大会期间,全球计算联盟GCC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海发表欢迎致辞。以下是完整致辞内容:

全球计算联盟GCC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金海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理事会向各位汇报本联盟本年度的工作基本情况。
全球计算联盟自去年成立以来,主要构建了两大体系,一是产业发展委员会,二是专业委员会(或社区)。产业发展委员会聚焦产业较为成熟的领域,目前已设立绿色计算产发委、边缘计算产发委、高性能计算产发委、智能计算产发委,近期新增算力网产发委、具身智能产发委,累计成立了6个产发委。同时,联盟还设有6个新兴领域专业委员会,包括机密计算专业委员会、新一代BIOS专委会、开放液冷专委会。上月,联盟已完成开放液冷专委会的转型升级,打造形成Open AI Infra社区,此外还有节能降碳专委会、AI云操作系统专委会及CloudDevice专委会。
本年度,围绕新型计算赋能数智社会的愿景,联盟从新架构、新标准、新生态三大维度推进成果发布,累计产出15项产业报告、20多项团体标准、30多项测评项目,成功举办50多场具有行业价值的活动,同时甄选了150多项典型案例,由此可见,联盟已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来看,联盟规模持续扩大,理事单位从成立初期的13家发展至23家,会员单位从200家增长至300家,众多重量级伙伴已陆续加入理事会。
同时,联盟也打造了面向智算中心开放硬件的开放社区,以社区共建、规范引领的模式推进工作。针对AI Infra基础设施面临的多层次挑战,联盟汇聚产业各界生态力量共建开放社区,多维凝聚产业共识。社区的核心业务方向包括针对AI基础设施整机柜开展相关基准测试,同时为板卡、部件及机房基础设施制定差异化标准。
在数据格式领域,联盟推进HiFloat联创与标准化工作,启动面向大模型训练及推理的低精度数据格式(含浮点数据格式等)HiF8的联创与标准化工作。同时构建GCC联创社区,持续推动联创与标准化进程,助力低精度生态的持续建设与标准演进。
在机密计算领域,联盟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一是构建标准体系,已发布两项标准,另有两项标准及两项产业报告处于制定过程中;二是在产品标准完善、符合性评测能力构建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三是举办行业论坛、圈层交流等活动,并与Global Platform等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MoU),积极吸纳国际会员,拓展国际合作。下一步,联盟将发布机密计算符合性产品清单,推动其纳入信创目录及金融集采标准;完成GCC机密计算团体标准向密标委行业标准的转化,牵头制定首个机密计算行业标准。
在云终端领域,为推动云终端应用与技术生态发展,联盟成立CloudDevice专业委员会,成员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网络、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委员会聚焦产业共识凝聚,发布相关白皮书,推进云终端产业标准输出,举办CloudDevice产业大咖分享、圆桌讨论及行业解决方案交流等活动。同时,委员会致力于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开展《基于云网端边芯的云终端技术标准》意见征集工作,推出时延、画质双领先级评测认证,发布云终端技术标准审核版、云操作系统规范及核心标准等;为加大产业推广力度,专委会在GCC年度大会、消费电子展等活动中设立CloudDevice产业论坛,今日上午已举办该论坛,此外还参与了产业峰会(如AIDC产业发展大会)、高质量用户合作大会、闭门研讨会等各类行业活动。
为促进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联盟汇聚整机厂商、软件商、解决方案提供商、行业用户、第三方测评机构及学术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聚焦产业共识构建,推进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已完成3项研究报告,包括主体规范、支撑规范及应用规范;通过分层分级评测、专业测试评测、系统认证流程及独立审核机制凝聚产业共识。《大温差冷却系统白皮书》也即将发布,目前该系统的技术要求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此外,联盟正推进机柜服务器、能效测试方法及指标的相关标准建设,并与欧洲标准组织ETSI开展合作,推动产业及数据中心能效相关标准转化为ETSI标准。
在基于Arm架构计算平台的软硬件兼容性方面,因为GCC的前身是绿色计算产业联盟,所以联盟也延续了原来的绿色计算体系,在保障全球生态一致性的同时,加速中国本土生态落地。联盟制定了GCC团体标准3006-2025,在兼容Arm的SR体系、融入本地化需求等方面,构建了相应评价体系及符合性标准认证机制。
围绕Arm HPC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了HPC产发委,重点聚焦Arm体系高性能计算领域,协同学术组织推进产业应用转化,丰富并繁荣HPC产业生态,并发布GCC HPC开源套件分享平台,与欧洲开源组织开展开源生态合作。同时,重点推进垂直行业应用,在制药等应用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并例行举办“超算星火行”走访行动,走访企业和不同的园区,促进行业应用分享与交流。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统一的Arm HPC的产业生态。
在算力网建设方面,联盟成立算力网产发委,针对产业根基与协同布局层面的挑战,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转化链路,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与安全治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WCEC联合举办学术会议,通过算力网产发委筑牢算力安全防线;举办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如今年在前海与WCNC合作举办的活动,明年10月13日还将在深圳前海联合举办第二场WCNC活动。同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开展赛事激励,助力全球规则制定。
在超节点领域,联盟发布《超节点发展报告》,通过推进平等计算架构的产业共识,孵化相关标准与评测体系,构建商业价值正循环的产业生态。
在产业生态培育与繁荣方面,联盟通过“测・赛・选・展・用”多维度举措打造全球产业生态:以评测认证筑牢技术底线;与CCF合作开展开源创新大赛、与电信合作举办高校AI大赛,激活创新势能;通过案例甄选树立产业标杆;积极参与全球会展活动,包括今年8月的上海人工智能大会、11月21日的湖南长沙世界计算大会(WCC)、世界移动大会(MWC),以及乌兹别克斯坦ICT WEEK、马来西亚PIKOM、金砖BRICS等国际活动,链接产业资源,融入全球生态,扩大国际影响力;通过行业落地加速价值转化。
目前,联盟已与全球四大区域产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包括与Global Platform等国际安全标准组织签署MoU、与开放边缘高性能计算OEHI签署MoU,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塔什干信息通讯大学签订MoU并成立区域联合Hub,与马来西亚国际技术协会PIKOM签署MoU。
2026年,联盟将重点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计算产业发展平台:持续举办标杆性产业大会——全球计算大会及AIDC产业发展大会;着力建设Open AI Infra开放社区;推进超节点产业共识凝聚;主导HiFloat低精度计算生态建设;支持机密计算成为数据安全基础底座;开展工业具身智能研究,启动相关技术共识标准编制;发布算力网标准、开源及推广价值相关行业研究报告;推动Arm HPC应用及技术生态发展;通过云网端边芯五位协同,推进CloudDevice专业委员会相关云技术及产业生态建设。总之,联盟将通过一系列产业推广活动,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产业交流与合作。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