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 FORUM | 智能计算论坛: 以智能计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CGC FORUM | 智能计算论坛: 以智能计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11-13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全球计算联盟GCC

2025年11月8日上午,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智能计算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引领新质生产力,开启智算新篇章”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产业组织、研究机构、AI应用厂商,以及算力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智能计算的技术突破、产业应用与生态共建展开深度交流。论坛由GCC智能计算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办,涵盖AI科研、金融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低精度计算、多样化架构及智算服务等多个前沿议题。

作为GCC年度盛会的重要论坛,全球计算联盟理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刘志宏女士对与会专家、来宾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她指出,智能计算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我国的智能算力规模、基础设施水平已居全球前列,行业应用落地、产业生态培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离不开产、学、研、用各方的协同发力,其中也包括GCC智算产发委在新型计算架构、超节点高速互联、向量数据库等核心技术领域积极推进产业共识和联合创新。当前,智算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发展阶段,她呼吁各方继续凝聚成产业合力,推动智算产业迈向价值跃升,以新质生产力开启产业发展新篇章。

AI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面对智算在全球掀起的发展巨浪,全球计算联盟高级顾问、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负责人Paulo Lopes先生首先介绍了AI对全球科研生态的深远影响。他通过详实的数据指出,中国已在科研出版物和专利数量上成为全球领导者,尤其在AI领域遥遥领先。他系统分析了AI为科研带来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在数据分析、文献综述、假设生成等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数据偏见、透明度缺失、可复现性困难、学术不端等严峻挑战。IET作为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抄袭检测工具、明确的道德准则和持续的科研人员培训等措施,与GCC一同推进智算产业生态健康发展。

金融AI“双脑协同”落地实践

人们对智算产业发展的感受首先来源于日常生活、工作。魔数智擎市场部副总经理陆玉华女士分享了“大模型感知,小模型决策”的双脑协同金融AI平台,精准剖析了当前金融AI的落地痛点:大模型存在幻觉与专业知识不足,而小模型虽精准却智能交互能力弱。该平台基于华为昇腾算力底座,已成功赋能风控、反诈、精准营销等核心金融场景,并通过MLOps平台大幅降低建模门槛,目前已被60多家金融机构应用验证。

中国电信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 思考与实践探索

AI应用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坚实的算力底座在支持。中国电信研究院云网融合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陆钢先生系统阐述了对智算基础设施发展的洞察与创新实践。他首先分析了AI应用从“增强型”到“原生型”的演进,以及推理需求激增对算力、网络、存储提出的新要求。

面对集群规模及生态协同的挑战,他重点分享了中国电信的三方面实践:在底座层面,部署华为384超节点并创新光电协同组网架构,显著降低时延与功耗;在生态层面,于GCC牵头成立异构算力协同工作组,实现业界首个四芯混训与PD分离推理优化,盘活存量算力;在优化层面,构建AICO算力优化体系,实现新模型、新芯片的快速适配与性能提升。

基于HiFloat8的大模型训练创新实践

在提升集群算力的同时,来自华为的专家也在提升单芯片算力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华为2012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程楹楹女士介绍了华为自主研发的8比特低精度浮点数据格式HiF8。她指出,在大模型训练中,基于传统设计思路直接简化而来的当前主要8比特浮点数据格式因动态范围窄、训练稳定性差而导致业界迟迟难以接受。HiF8创新地在数据格式中加入控制数值表达精度与阶码范围的点位域,从而可以根据实际计算的需要动态地提供合适的数值,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安全裕度”。基于主流模型的预训练结果,证明了HiF8在收敛稳定性上达到与更高精度AI计算的同等水平。

多样化计算架构推升智算新能效, 多路径探索共建产业高价值

深圳市人工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先生从宏观产业视角,分析了多样化计算架构对提升智算能效的价值。他回顾了AI技术革命的演进历程,并指出在端侧硬件爆发的背景下,开放架构如RISC-V因其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特点,在未来市场中潜力巨大。他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十年智算发展的十大趋势,包括专用智算芯片精准适配、端边云算力无缝协同、低时延沉浸式应用等,呼吁通过多路径探索高价值产业生态。

智算服务推动智算产业纵深发展

再强大的算力都离不开高效、稳定的服务来支撑。广东移动算网专家张豪杰先生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移动算力平台的智算服务全景和在算力基础设施(AIDC)、云服务(IaaS)和模型服务(MaaS)的三层服务体系。重点分享了中国移动首创的“应用-模型-算力”最佳实践,通过最佳模型、最佳参数、最佳资源的选择,实现资源精准匹配。此外,他还介绍了通过建立黄金指标体系、实现跨域跨层智能定位、构建主动预防与快速抢通能力的智算卓越运维的新体系。

AI+,新质生产力创新实践

在智算产业发展的路上,离不开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实际部署应用。神州鲲泰资深AI专家高洪福先生基于行业项目实践,分享了AI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深刻洞察。他指出,当前智算中心建设呈现出从偏远向核心聚集、从建设、运营到逐渐重视投资回报的发展趋势。他通过三大典型案例进行了说明:在政府行业,提供“硬件+工具链+软件栈+运营服务”的垂直整合方案;在金融行业,推进信创基础软硬件的全栈替代与场景重构;在运营商领域,提供“计算+网络+存储+机柜”的一体化集成交付。他强调,整机厂商需连接南北向生态,推动产业实现高效协同。

宝德智算服务器加速AI大模型普惠千行百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来自宝德计算机昇腾产品经理李松亮先生展示了基于昇腾技术的全栈AI算力产品与解决方案。他回顾了宝德近30年的技术积累,重点介绍了覆盖“云-边-端”的昇腾产品矩阵,包括训练服务器、推理服务器及边缘模组。通过提供从硬件、平台到培训的“产品+服务”全栈支持,宝德已在金融、安平、教育、电力等众多行业成功实践上百个项目,有力推动了AI大模型的行业普惠,以及国产服务器在普惠大模型中的实践价值。

整个论坛除了来自产业链各环节专家的分享,还将先进的AI同传技术带入到国外嘉宾的演讲环节,让与会者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到智算技术的发展。

整场论坛凸显了“协同创新”的主旋律。从芯片、架构到服务与应用,各方需携手突破技术瓶颈、共建产业生态,以智能计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