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A在深发布教育医疗行业网络新标准,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教室荣获权威认证
2025-11-17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NIDA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
近日,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于深圳主办了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以“跨越行业边界,释放创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产业界代表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从算法创新迈向全社会的系统性应用,网络将从“连接人”走向“连接智能”。
行业网络标准正式发布:
教育与医疗领域迎来网络新标准
近年来,NIDA在标准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继2025年7月发布了全球首个教育行业自智网络建设标准之后,在本次大会上再次重点发布并解读了教育行业、医疗行业园区网络建设新标准。

校园网方面,网络设备及终端数量的激增,业务需求日益复杂多变,广大师生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高校园区网络面临多重挑战:覆盖范围广,包括基础网络、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网络运维及网络节能等多个维度,但建设模式式仍依赖传统经验验,缺乏科学的建网评估体系。在面对高清会议、VR/AR等高质量教学应用和海量终端接入时,现有网络架构难以满足快速演进的业务需求,也无法实现运维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次发布的《高校园区网络评估指标及测试方法》首次构建了教育行业网络建设的标准化评估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和科学测试方法,为校园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权威技术指引,将有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

医疗行业对网络的需求是全方位、系统性的,远不止是“更快”那么简单。它要求网络从一种连接工具,转变为一个可靠、智能、融合的医疗业务承载平台。在院内,网络要支持成千上万台医疗设备(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生命体征传感器等)的稳定、低功耗接入,并提供超大带宽及确定性低时延(毫秒级)和99.999%以上的可靠性,以满足远程机器人手术、移动超声/放射设备的实时影像传输、急诊急救过程中的数据同步和高清医学影像(如病理切片、CT、MRI)的即时调阅与三维重建;病人非接触式体征监测要求无线网络融合感知能力,向通感一体网络演进。同时网络能力还需从院内延伸至院外,稳定支撑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家庭监护等场景,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连续医疗服务体系。本次发布的《智慧医院园区网络技术要求》,分析医院各类业务场景对网络的需求,提出符合未来智慧医院要求的网络架构,明确智慧医院需要满足的网络技术要求,为智慧医院建设“新质网络”提供了明确的实施路径。

产教协同:西安交通大学荣膺行业
首张校园网络评估认证
在《高校园区网络评估指标及测试方法》的推动下,多所顶尖高校已深度参与新标准建设进程,协同推进网络技术创新与标准落地实践。DEKRA德凯与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聚焦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教室网络场景,从全域安全、绿色节能、高速网络、确定体验、泛在连接、自治网络六大核心维度开展系统化评估。经严格测试验证,西安交大校园网络性能不仅全面超越行业基准,更以卓越指标表现荣膺行业首张校园网络评估认证证书。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该校在智慧教室网络规划、建设及运维领域打造了行业典范,为高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创新港校区核心网络负责人张哲表示:“非常荣幸在这一全球性的创新盛会上获得DEKRA德凯与NIDA颁发的权威证书。这是对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展望未来,面向AI时代的网络演进,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体系问题。NIDA呼唤产业各方携手共进,找到网络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随着本次教育、医疗等行业网络标准的发布及实施,以及像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实践案例推广,新一代网络技术必将更深度赋能垂直行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