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短距通信行业新机遇,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论坛11月6日深圳落幕
2025-1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WAA联盟
数字技术迭代速度日益加快,短距通信作为连接万物的关键纽带,正深刻重塑园区、家庭、教育、医疗、物联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格局。11月6日,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落幕。作为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平行论坛,本次论坛由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主办,旨在汇聚顶尖智慧,擎画短距通信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助力行业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知名高校的学术领军者以及行业头部企业的资深代表。开场致辞环节,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欧阳武指出,无线局域网在中国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相关产业规模大,市场规模超过万亿,是彰显中国制造优势的重要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华庆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希望产业链各方以务实笃行的作风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共同推动无线局域网与6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融合创新、标准升级、产业繁荣,为构建更加普惠、高效、安全的数字世界贡献力量。


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WLAN应用体验的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WAA在论坛现场发布了2项行业标准。第一项标准《WAA家庭WLAN体验增强技术要求(基于802.11be)》,通过AI赋能,将WLAN的潜能充分释放,推动家庭网络向更智能、更可靠、更懂业务的方向发展,最终为用户带来从“连接可用”到“体验卓越”的质的飞跃,也标志着家庭无线网络从提供基础连接的“通信体”,向具备感知、决策与调度能力的“智能体”的革命性进化。另一项标准《WAA园区WLAN体验增强技术要求》,将带来带宽翻倍、人员感知、物联融合、无缝漫游、绿色节能和双网隔离等6大能力增强,标志着园区无线局域网从卓越体验向智能服务升级。通过高品质连接塑造极优体验,融合AI技术赋予网络智能融合能力,推动园区网络向灵活智能、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用户带来极致卓越的业务体验。


演讲环节邀请 12 位行业专家围绕短距通信领域关键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技术创新” 版块,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葛晓虎深入剖析《短距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演进与未来趋势》,指出随着AI智能设备的大量部署与长时在线,有限空间内的并发短距连接密度将大幅提升,这对无线短距连接质量提出严格要求,需具备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低功耗、高并发、高安全的连接能力。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赵少奇分享了“Wi-Fi+X园区智慧空间”的最佳实践。他表示:“AI浪潮正加速万物互联落地,推动各行各业数智化转型。园区网络早已突破单纯通信联接的边界,向着‘联接万物、感知万物’的智慧形态演进。华为以Wi-Fi AP为核心锚点,深度融合通信与感知能力,通过‘Wi-Fi+感知’‘Wi-Fi+物联’‘Wi-Fi+安全’三重赋能,为智慧园区升级注入核心动力”中兴通讯标准总工袁立权带来《家庭网络AI融合场景和技术》分享,解读家庭场景下技术应用的新可能,强调当前全行业正从智能单品向全屋智能过渡,AI 将加速智能家居的智能化与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BeMap CEO Fuminori Sugino 在《WiFi感知应用实践和未来趋势》演讲中,分享日本同行在智能感知领域的最新探索与应用实践;深圳硕软技术CEO陈凭在主题演讲《数智融合:AI赋能的物联网价值重构》中指出,AI与IoT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产业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实现从连接走向智能、从智能走向共情的价值跃迁,AI赋能物联网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产业逻辑与价值体系的重塑,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移动研究院光接入及家庭网络研究室经理李俊玮围绕《无源物联光网技术演进趋势》指出,我国无源物联市场正逐步升温,千兆光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也正在向万兆光网演进,通过网联化赋能无源物联技术实现超千兆宽带和万物互联“一网多能”,该技术有望成为家庭与企业海量实物数字化的有效手段,支撑经济社会全要素数字化需求。



在“应用创新” 版块,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教育科研技术部总监汪卫国以《教育行业短距无线通信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新华三持续深耕教育行业,精准洞察技术发展与行业需求,推出针对性创新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上海海思家庭网络产品管理部部长徐德超以《AI Wi-Fi 7 在家庭网络的创新实践》为题,介绍了上海海思以AI、星闪和Wi-Fi 7重塑家庭网络体验的实践成果。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检测所总工程师李红伟在《家电行业的短距无线通信创新与趋势》演讲中提出,单一技术无法“包打天下”,适配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协同与融合才是必然方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刘妍在《WLAN CSI智能感知点亮绿色建筑》分享中,重点介绍 WLAN CSI智能感知技术如何通过对人的智能监测,在满足人员活动需求与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节能降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伟红围绕《医疗行业的短距无线通信创新应用》,展示短距通信技术在医院设备资产智慧化管理、高端智慧病房建设、智能无线感知赋能精神卫生等领域的实践应用。连接标准联盟中国成员组刘俊以《低功耗・广连接——高可靠-Zigbee引领物联网智能化落地》为题,阐述了 Zigbee 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标准协议,为用户与开发人员增加了选择空间和灵活性,同时确保产品与服务通过标准化测试堆栈的全层级验证,实现互联互通,跨生态协作,并结合AI 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标准和应用场景。



在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WAA首席科学家/华为首席标准科学家李力(主持人)和中国电信赵伟峰、中国移动赵航斌、深圳大学全智,对WAA系列标准和认证、智能体软件生态变革、AI 与 WLAN 融合挑战、产业链协同、下一代Wi-Fi技术用户体验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方位呈现短距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论坛演讲内容丰富多元,精准对接不同行业需求。在技术融合层面,嘉宾们深入探讨 AI与短距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模式,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行业应用方面,覆盖园区、家庭、教育、医疗、家电等多个场景,分享实际应用案例与经验,助力各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技术突破与未来布局上,多位演讲者分享短距通信技术在底层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最新突破,以及在建筑节能降碳、物联网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规划,让参会者提前洞悉行业发展新风向,把握市场机遇。
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论坛是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平行论坛之一。CEIC 2025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 为主题,聚焦根技术创新、标准国际化引领和产业生态融合,旨在打造一个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消费电子盛会。
作为CEIC 2025联合主办方之一,WAA始终致力于推动无线局域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WAA秘书长杨鹤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有望进一步促进短距通信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发布最新行业标准,展示多场景先进应用与产业实践,推动AI与WLAN融合创新,为无线网络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