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AI 时代,标准如何领航可持续发展?#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Green AI 时代,标准如何领航可持续发展?#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2025-11–0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球计算联盟(GCC)、中国电信、海思、德国莱茵TÜV 11月7日深圳论道

2025年11月7日 | 深圳福田国际会展中心·牡丹厅

当AI算力中心能耗持续攀升,当ITU-R《6G愿景》将“可持续性”列为核心设计原则,绿色智能正从选项变为必答题。如何让AI自身更绿色(Green AI)?如何用AI赋能千行百业的绿色转型(AI for Green)?标准能否成为这场双向变革的“操作系统”?

从数据中心PUE优化到AI芯片能效提升,从智能电网调度到工业节能降碳,绿色智能的实践正在加速。但挑战同样严峻:跨场景标准不统一、新兴技术检测方法缺失、国际互认存在壁垒……在这个AI与可持续发展深度交织的时代,标准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2025年11月7日,作为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一场关于绿色智能的前沿对话。本次会议由CEIC组委会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支持,汇聚200余位标准化领域专家。

重磅圆桌:标准领航绿色智能:Green AI与AI for Green的协同与实践

双向赋能的标准化路径

Green AI方向 | 让AI更绿色

  • 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的能耗与碳排放现状及标准支撑
  • 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能效评价标准体系
  • 数据中心PUE优化、液冷技术等绿色算力标准
  • AI硬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与认证

AI for Green方向 | 用AI促进绿色

  • AI驱动的能源预测与优化在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 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品的AI赋能节能实践
  • 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的AI辅助绿色转型
  •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核心议题

  • 从算力到终端: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绿色智能实践案例
  • 标准的试金石:检测认证如何联动标准,规范AI产品能效与质量
  • 标准缺口与期待:超算/智算中心、生成式AI等领域亟需哪些标准?
  • 国际化挑战:不同架构(X86/ARM/RISC-V)、不同地区标准差异如何应对
  • 以人为本:如何在追求绿色低碳的同时,保证AI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圆桌价值

1. 全产业链视角

汇聚算力基础设施、通信网络、芯片设计、国家智库、国际认证机构五方力量,从服务器到终端、从数据中心到消费品,全方位探讨绿色智能标准体系。

2.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理论高度(人类工效学、资源环境),又有企业和国际联盟的一线实践(GCC、中国电信、海思的具体案例)。

3. 中国经验与国际视野

德国莱茵TÜV作为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将分享全球绿色智能检测认证的最佳实践;GCC探讨如何带领中国计算产业“走出去”,应对国际标准差异与互认壁垒。

4. 双向协同探索

不仅关注AI自身的绿色低碳(能效、碳足迹),更探讨AI如何赋能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呈现Green AI与AI for Green的协同路径。

同期还将举办三大圆桌

圆桌一:AI赋能百行千业的标准化

华为、中标院、腾讯等顶尖专家探讨AI标准化破局之道AI 赋能百行千业,标准化如何破局?#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圆桌二:Going International 

Going International | 河套聚集区“1+6”国际组织同台,分享组织国际化经验。Going International:河套聚集区国际组织如何走向世界?#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圆桌三:团体标准的国际认可与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标准化协会解码标准话语权团体标准如何赢得国际认可?权威机构深圳解密 #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为何必须参会?

  • 战略布局:把握“双碳”目标下的绿色标准制高点,了解6G、AI芯片等前沿领域的标准走向
  • 双向方法论:获得Green AI与AI for Green的标准化完整路径,从能效评价到检测认证
  • 国际对标:德国莱茵TÜV分享全球最佳实践,GCC解析国际化挑战应对策略
  • 跨界碰撞:算力、通信、芯片、智库、认证五大领域专家45分钟深度对话

创新·标准化交流会

时间

2025年11月7日

地点

深圳福田国际会展中心·牡丹厅

主旨发言+圆桌论坛|200+全球标准化领袖

(扫码报名,抢占席位)

绿色智能,标准先行!深圳见!